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和掌握广州地区部分可生吃蔬菜及淡水鱼类食品中寄生虫虫卵污染情况和市民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状况,以探讨食品污染和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场流行病学的询问调查和现场采样方式,以清水沉淀法、盐水漂浮法和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消化法等方法检验寄生虫虫卵及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 2004年检测8种共365份可生吃的蔬菜寄生虫及虫卵检出率为21.37%(钩虫卵检出率15.34%,钩蚴检出率11.23%,蛔虫卵检出率4.93%等);饮食业制作可生食蔬菜两种不同清洗方式半成品寄生虫及虫卵检出率为10.40%(浸洗的检出率为28.95%,冲洗的检出率为3.77%).2006年检测25家餐饮业60份售卖的淡水鱼、虾的华支睾吸虫囊蚴检出率为9.84%(鲩鱼感染率占13.33%,虾感染率占6.67%);1998~2003年一般人群蠕虫感染率为15.21%,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6.95%;2005年部分职业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2.46%,远高于全国感染率(0.40%).结论 广州地区可生吃蔬菜和淡水鱼受到肠道线虫及华支睾吸虫(囊蚴)等寄生虫虫卵污染,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食品卫生宣教工作,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提供更安全的食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州地区人群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2-12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3
字数 21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6.1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洁仪 62 456 13.0 18.0
2 刘小宁 45 292 11.0 14.0
3 邓小冰 9 57 5.0 7.0
4 冯月菊 16 133 7.0 11.0
5 区继军 10 42 4.0 6.0
6 张玉莲 7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