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化农业、工厂化农业的战略目标,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承载。农民素质决定建设新农村的速度和质量,“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而且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培训、引导、示范和农民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推荐文章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
素质
"三农"问题
大力提高农民素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素质
提高
新农村
建设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的研究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对策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来源期刊 四川社科界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素质 数字化农业 工厂化农业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持续农业 生态农业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F32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巍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素质
数字化农业
工厂化农业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持续农业
生态农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社科界
双月刊
四川省成都市大石西路科联街19号
出版文献量(篇)
26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