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垂体-肾上腺轴角度探讨右归丸治疗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80只,取10只为假手术组(行腹部切口,但不切除卵巢),其余70只按贺西京报道的方法造模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取造模成功后大鼠其中的6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喂服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用药12周后处死取材,检测血清皮质醇(COR)浓度,取脑垂体行ACTH细胞免疫化学染色(S-P法)并形态计量,肾上腺行HE染色.结果:切除卵巢12周后大鼠出现骨质疏松,血清COR浓度以及垂体ACTH阳性细胞数和染色面积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用药12周后右归丸组血清COR水平、垂体ACTH阳性细胞数和染色面积均较生理盐水组降低或减少.结论:中药右归丸可有效调节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垂体-肾上腺轴的病理变化和功能状态,抑制雌激素水平降低后的异常骨吸收.
推荐文章
右归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肾阳虚
右归丸
机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RF
ACTH
CORT
CRHR1
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骨质疏松,绝经后
垂体
肾上腺
中草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归丸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垂体 肾上腺 右归丸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9.5
字数 32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108.2006.02.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关宏刚 24 67 4.0 7.0
2 罗汉文 18 6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95)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质疏松症
垂体
肾上腺
右归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1108
52-5011/G2
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大学城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9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2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