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天线共振子模型是在研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机理过程中提出的理论.作为一项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工作,文章利用天线共振子模型计算了吡啶分子1010 cm-1特征振动模在过渡金属Fe,Co,Ni衬底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因子:给出了共振时三种金属增强因子与激发光能量的依赖关系;研究了它们的表面粗糙度对增强因子的影响,计算了能量为0.89 eV的入射光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三种金属衬底上的增强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在可见光范围增强因子不大,这与已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但在红外波长却有大的增强因子,可以达到104~107,有待实验检验.
推荐文章
铁、钴、镍在釉料及微晶玻璃中的作用与影响
氧化铁
氧化钴
氧化镍
釉料
微晶玻璃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银上吸附对巯基吡啶的SERS化学增强效应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电荷转移机理
对巯基吡啶
掺杂Co改善镍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
铁磁共振线宽ΔH
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
尖晶石型微波铁氧体
微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线共振子理论对吡啶分子在铁钴镍衬底上SERS增强因子的计算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增强因子 天线共振子 过渡金属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3-4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33
字数 27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593.2006.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莫育俊 河南大学光学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54 333 10.0 14.0
2 白莹 河南大学光学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15 94 6.0 9.0
3 李佳伟 河南大学光学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3 3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6)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增强因子
天线共振子
过渡金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