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肠道菌群的影响.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22例,并对治疗前后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①需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虚证治疗后酵母菌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厌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虚证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上升(P <0.01);但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仍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1),拟杆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可起一定的调整作用.
推荐文章
李桂伟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参苓白术散
痛泻要方
李桂伟
干预肠道菌群对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学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肠易激综合症
肠道菌群干预
症状学
前瞻性研究
敦土抑木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中医药疗法
敦土抑木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期刊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证 肠道菌群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6.34
字数 21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627.2006.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劳绍贤 135 2055 24.0 38.0
2 邝枣园 96 1268 23.0 31.0
3 江月斐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 19 317 10.0 17.0
4 卞兆祥 26 479 12.0 21.0
5 傅肖岩 12 130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6)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苓桂术甘汤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证
肠道菌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康复学报
双月刊
1004-5627
35-1329/R
大16开
福州市闽侯上街华佗路1号
34-59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5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98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