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根据影响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等特征,通过确定地域分异、发生学、多级序列等区划原则,建立了以地质地貌类型组合、气候为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区(Ⅰ级区)划分和以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为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亚区(Ⅱ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采用遥感方法,将中国北方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划分为贺兰山以西干旱沙漠、沙质荒漠化区;贺兰山-大兴安岭干旱、半干旱沙漠、沙质荒漠化区和大兴安岭以东半干旱、半湿润沙质荒漠化区等3个区和17个亚区.并对沙漠、沙质荒漠化土地区进行了现状分析.
推荐文章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中国北方
遥感
沙质荒漠化
动态变化
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
沙质荒漠化
中国北方
就地起沙
土地粗粒化
沙漠滴灌种植榆树 治理土地荒漠化
滴灌
沙漠种植
榆树
治理
土地荒漠化
近15年来共和盆地土地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农牧交错带
共和盆地
土地沙质荒漠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遥感技术的中国北方沙漠及沙质荒漠化土地区划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沙漠 沙质荒漠化土地 区划 遥感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新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27|P93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6.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琦刚 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131 1345 21.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56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北方
沙漠
沙质荒漠化土地
区划
遥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