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对高浓度葡萄糖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葡萄糖组,7.5-60 mmol/L)、不同浓度当归(当归组,12.5-200 mg/L)及联合组,当归联合24 h半数致死量(24hIC50)葡萄糖,30mmol/L作用于人体脐静脉内皮细胞(VEC-304)24 h,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TT法检测细胞增长率、RT-PCR检测细胞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作用VEC-304 24h,葡萄糖组A值明显降低;当归组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联合组于低浓度当归(12.5-100 mg/L)联合葡萄糖对细胞起抑制作用,高浓度(100-200 mg/L)当归联合葡萄糖则有增殖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葡萄糖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联合组则表达正常.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当归可保护高浓度葡萄糖下血管内皮细胞,这可能是当归治疗糖尿病并发组织缺血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归注射液对葡萄糖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当归 葡萄糖 血管内皮细胞 机制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9-3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9|R743.3
字数 26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001-2001.2006.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军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 200 1692 19.0 29.0
2 彭军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 35 161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当归
葡萄糖
血管内皮细胞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康复
月刊
1001-2001
42-1251/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38-13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7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