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钻井液与完井液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山前构造带高密度钻井液漏失非常严重,其性质都属于人为压裂诱导裂缝性漏失,不存在砂、泥岩渗透性漏失;过去采用桥接堵漏技术堵漏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配方中缺少大的架桥颗粒,堵漏材料浓度不够所致.该地区发生井漏特点:漏失最浅在井深2150 m处的上第三系,最深在白垩系的井深6862 m处;漏失地层岩性主要为膏岩层上部的泥岩、膏泥岩、泥膏岩和盐膏层下部的粉砂岩及细砂岩;75%的漏失发生在钻进过程中,开始漏速为2 m3/h左右,继而增大到10 m3左右,漏失量多数在20 m3以上;由于压破泥岩类地层而造成的裂缝漏失,漏速一般在20 m3以上直到有进无出,总漏量多为50 m3甚至上百立方米.由实验研究得知,高密度钻井液在低渗透性砂岩和泥岩地层不会发生渗漏,若发生漏失,都是压成小缝漏失,在砂岩、砂泥岩地层发生较小漏失时,采用小颗粒堵漏剂或降滤失剂随钻堵漏的办法是堵不住的.通过室内实验,结合库车坳陷山前构造带高密度钻井液现场堵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不同地层不同漏速的高密度桥接堵漏配方.在却勒101、群6井堵漏和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挤堵,施工5次,一次成功率为100%.MTC浆使用温度分别为95℃和110℃,稠化时间为240~300 min,养护48 h后抗压达5~10 MPa.
推荐文章
塔里木山前构造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固井技术
油基钻井液
固井技术
盐膏层
隔离液
KS2-5井
高密度钻井液随钻堵漏技术研究
随钻堵漏剂
堵漏
砂床滤失量
防止地层损害
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进展
超高密度钻井液
加重剂
超低黏降滤失剂
钻井液配方
流变性能
现场应用
综述
元坝地区高密度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高密度钻井液
超高密度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钻井液性能维护
元坝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里木山前构造带高密度钻井液堵漏技术
来源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学科
关键词 井漏 高密度钻井液 堵漏浆 桥堵 MTC技术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TE2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620.2006.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书琪 16 234 9.0 15.0
2 何涛 8 145 6.0 8.0
3 贺文廷 3 26 3.0 3.0
4 王伟 2 23 2.0 2.0
5 李海霞 2 23 2.0 2.0
6 张斌 15 243 8.0 15.0
7 唐继平 6 152 4.0 6.0
8 张欢庆 7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17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井漏
高密度钻井液
堵漏浆
桥堵
MTC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双月刊
1001-5620
13-1118/TE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7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