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对各向异性孔隙介质进行储层参数评价和岩石性质预测,在各向同性双孔隙度(IDP)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各向异性地层的岩石物理模型.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岩石速度的各向异性、岩石的泥质含量以及粘土颗粒等矿物在地层中不规则排列的影响,采用差分有效介质理论(DEM)与自适应近似理论(SCA)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干岩样骨架的弹性模量,用Brown和Korringa模型计算流体驱替参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的散射和测量误差非常小,应用效果明显优于IDP模型.
推荐文章
基于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的页岩气储层横波速度预测
有机页岩
各向异性岩石物理建模
横波速度预测
DEM模型
Brown-Korringa模型
基于各向异性背景预测模型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红外图像
弱小目标
检测
背景预测
各向异性
横向各向同性含气储层声波特性研究
Biot模型
横向各向同性
多孔介质
频散
含气饱和度
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与带孔隙横观各向同性热弹性材料界面上波的传播
波的传播
横观各向同性
带孔隙的热弹性
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
相速度
衰减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各向同性双孔隙度模型的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双孔隙度模型 储层参数 岩石性质 各向异性 岩石物理模型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84
字数 3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6.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建孟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90 1126 20.0 28.0
2 原宏壮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175 2.0 3.0
4 徐兴松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5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孔隙度模型
储层参数
岩石性质
各向异性
岩石物理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