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影响或对其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几乎都采用高强的技术途径,而忽视了量大面广的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高性能化.中低强等级混凝土实现高性能化最根本的技术途径就是要摒弃传统的以强度为主的配合比设计,采用以耐久性和抗裂性为主,同时考虑、工作性和强度的中低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同时,针对南京地铁所处环境和设计要求,配制出了满足南京地铁100年抗碳化和抗冻要求的C3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
推荐文章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探讨
绿色
高性能
混凝土材料
应用
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在桥面工程中的应用
纤维
高性能
混凝土
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
路桥工程施工
应用
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应用
高速公路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高性能化及其工程应用
来源期刊 江苏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耐久性 抗裂性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
页数 2页 分类号 TU528.31|TU755
字数 2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270.2006.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忠 54 760 15.0 26.0
2 张勇 4 4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7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耐久性
抗裂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建筑
双月刊
1005-6270
32-1195/TU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1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04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