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超窄间隙(6~8mm)、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较低焊接线能量、焊炬伸入坡口、单层单道多层填充焊、单面或双面数字化自动焊接技术,焊接了板厚97mm的BHW35低合金热强钢.并依据《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国家标准,对超窄间隙MAG焊对接接头进行了拉伸、弯曲和冲击试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宏观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的焊态冶金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焊接热影响区宽度小于等于1.8mm,是现有弧焊技术的1/5~1/3;与母材相比,过热区的冲击功仅下降了8.2%,热影响区的塑韧性损伤基本可以忽略,这一技术优势在传统弧焊技术下是很难实现的.
推荐文章
980钢超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研究
超窄间隙MAG焊
980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BHW35锅炉汽包纵缝埋弧自动焊接工艺
BHW35
锅炉汽包
纵缝
埋弧自动焊
焊接工艺
BHW35高强钢的焊接
BHW35
焊接材料
焊接工艺
试验
BHW35高强钢的焊接
BHW35
焊接材料
焊接工艺
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HW35钢超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自动焊接
来源期刊 电焊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窄间隙焊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针状铁素体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TG444+.72
字数 19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303.2006.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富巨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59 557 11.0 21.0
2 罗传红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29 302 8.0 17.0
3 张国栋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77 633 14.0 22.0
4 章少华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6 56 4.0 6.0
5 张建强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46 406 10.0 18.0
6 张水星 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处 3 60 2.0 3.0
7 潘小平 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处 6 23 1.0 4.0
8 马丹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8 26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窄间隙焊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针状铁素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焊机
月刊
1001-2303
51-1278/TM
大16开
成都市二环路东一段29号
62-81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2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79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