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TOPSIS分析的比较表明,两种方法都应用灰色理论,通过对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建立标准品种、设置各性状的权重,然后通过不同的公式计算,将各性状与标准品种的差距累加起来,得出关联系数或Ci值,利用该值大小对品种进行排序.两种方法的核心内容是标准品种的确定和各性状权重的确定.研究初步提出了黄淮麦区小麦标准品种的指标,并对小麦的15个主要指标权重进行了设置.结果表明,DTOPSIS能将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量化,品种间Ci值差异十分明显,而灰色关联度法则差异不大,不能很好地评价品种的优劣.
推荐文章
西瓜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
西瓜
灰色关联度
菊城龙旋风
高产
早熟
优质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4个大麦新品种
灰色关联度
分析
评价
大麦
品种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问题与对策
农作物新品种
区域试验
问题与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作物新品种灰色关联度与DTOPSIS分析比较
来源期刊 耕作与栽培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灰色关联 DTOPSIS 综合评价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
字数 49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2239.2006.01.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灰色关联
DTOPSIS
综合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耕作与栽培
双月刊
1008-2239
52-1065/S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66-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