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抽吸术及抽吸引流术后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缺血区的再灌注损伤.方法将1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锥颅血肿抽吸组60例和抽吸引流组57例,分别于术后3 d及1、2、3周通过CT动态观察其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的变化,以此来评定其再灌注损伤的程度.结果血肿抽吸组术后血肿明显缩小,但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术后3 d明显增大,1周达高峰,2周开始稳定,3周明显下降;抽吸引流组术后血肿及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逐渐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锥颅血肿抽吸术后血肿周围出现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原因可能是血肿腔减压后血肿周围血供改善,血肿腔内血管活性物质的吸收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所致;抽吸引流术可较快而持续引流出大量水肿液及血肿腔内血管活性物质,因而出现血肿周围缺血再灌注损伤不明显,疗效肯定.
推荐文章
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研究进展
中药
脑缺血
再灌注
保护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中草药
盐水,高渗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近况
缺血
再灌注
氧自由基
钙超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微创术对脑出血血肿周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4
字数 20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06.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沛霖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2 5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
微创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综合临床
双月刊
1008-6315
12-1361/R
大16开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
18-5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