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鲍温样丘疹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生物学行为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鲍温样丘疹病的病理变化;运用TUNEL技术原位观察20例鲍温样丘疹病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鲍温样丘疹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表皮增生、细胞极性紊乱,核大而深染,可有角化不良、多核角质形成细胞以及异常核丝分裂相;在鲍温样丘疹病组组织切片中均可见到凋亡细胞,而5例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中,仅在角质层下偶见个别凋亡细胞.细胞凋亡阳性物质呈棕黄色,位于细胞核内.鲍温样丘疹病组细胞凋亡指数(27.1±15.1)高于对照组(6.8±3.5)(P<0.01).结论:鲍温样丘疹病的良性生物学行为表现可能与细胞凋亡增多有关.
推荐文章
15例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鲍温样丘疹病
尖锐湿疣
Bowen病
78例鲍温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鲍温样丘疹病
病理学
临床
5例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鲍温样丘疹病
组织形态学
尖锐湿疣、鲍温样丘疹病与Bowen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鲍温样丘疹病
尖锐湿疣
Bowen病
诊断,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鲍温样丘疹病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鲍温样丘疹病 细胞凋亡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6-497,封三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
字数 1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87X.2006.03.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丽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66 605 13.0 21.0
2 付爱华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3 200 8.0 13.0
3 刘喜福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8 37 3.0 6.0
4 于艳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40 8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鲍温样丘疹病
细胞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9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