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型抗癫痫药与传统抗癫痫药相比,具有较理想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较少,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由于新型抗癫痫药上市时间较短,临床资料和用药经验相对较少,其安全性问题尤其值得人们关注.本文对9种新型抗癫痫药从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方面作一综合评价.
推荐文章
抗癫痫药与认知功能
抗癫痫药
认知
记忆
新型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研究
新型抗癫痫药物
药代动力学
儿童癫痫
207例抗癫痫药物血药质量浓度测定结果分析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抗癫痫药物
血药质量浓度监测
新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评价
抗癫痫药
神经递质
临床应用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抗癫痫药的安全性评价
来源期刊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抗癫痫药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7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71.6
字数 69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734.2006.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珠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87 661 15.0 20.0
2 林苗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3 2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抗癫痫药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
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月刊
1008-5734
11-4015/R
大16开
北京市长椿街45号
2-420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3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