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质量比为5:5和7:3的锰酸锂和包覆镍酸锂混合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球形石墨作为负极,制成18650型锂离子电池并进行了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热箱实验中,复合材料组装的电池可以耐145~150℃的高温,且在3 C、10 V和5C、10 V过充电条件下安全可靠.随着复合材料中锰酸锂比例的增加,电池的安全性提高.在电池内装置正温度系数端子(PTC),可提高电池的耐过充性和短路安全性.
推荐文章
压缩载荷作用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锂离子电池
准静态压缩
机械完整性
热失控
荷电状态
内阻差异对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
安全
内阻
过充
锂离子电池安全技术综述
锂离子电池
危险性
安全技术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隔膜
中国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产业
质量问题
产业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正极材料 安全性能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30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79.2006.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庆国 北京科技大学固体电解质研究室 65 1151 19.0 31.0
2 李艳 北京科技大学固体电解质研究室 17 200 9.0 14.0
3 胡杨 北京科技大学固体电解质研究室 13 125 7.0 11.0
4 李培植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6 97 5.0 6.0
5 钟盛文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72 339 10.0 14.0
6 王茹英 1 3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16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3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复合正极材料
安全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