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各部位动脉瘤在不同体位的显示满意程度,以便优化体位设计,增加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满意度,从而提高检出率.方法 197例全脑血管造影中椎动脉造影时常规摄取正、侧位图像,必要时加摄特殊斜位,颈内(颈总)动脉造影时,常规摄取正、侧、斜位1,必要时加摄特殊斜位,分析所有检出动脉瘤的DSA图像资料,评价各部位动脉瘤在不同体位上显示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 197例全脑血管造影共检出颅内动脉瘤85例94个,阳性率为43.15%,后交通动脉瘤最多,共51个,占54.3%.后交通动脉瘤侧位均显示良好,占100%,而前交通动脉瘤斜位1均显示良好,占100%.结论 合理选择不同角度的斜位,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结构及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满意程度和检出率.
推荐文章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危险因素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优势分析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颅内动脉瘤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内动脉瘤DSA检查的显示满意程度分析和最佳体位选择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DSA 显示满意程度 体位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14|R739.41
字数 26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817.2006.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17 56 5.0 7.0
2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449 2756 21.0 29.0
3 黄永火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30 213 9.0 13.0
4 曾勇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98 596 13.0 18.0
5 李信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36 262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动脉瘤
DSA
显示满意程度
体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双月刊
1009-6817
14-1281/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22-19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5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