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隐匿浸润(occult involvement),讨论NAC浸润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取42例肿瘤原发灶、乳晕组织和乳头组织并记录其临床病理相关参数.对原发灶标本CEA mRNA呈阳性表达病人的乳头、乳晕分别进行RT-PCR检测.结果:在原发灶CEA阳性的26例乳腺癌标本中,共有9例病人NAC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34.61%,而术后常规病理HE染色仅4例阳性(15.38%),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84).NAC浸润和原发灶的大小显著相关(P=0.0300),与原发灶所在位置(P=0.0084)、原发灶边缘至乳晕的距离(P=0.0001)有非常显著相关.而与病人年龄、腋淋巴结有无转移、总体TNM分期无相关.原发灶距乳晕不同距离段内乳晕肿瘤的浸润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56).当原发灶边缘距乳晕的距离>2.2 cm时,NAC浸润率为0.结论:CEA的RT-PCR分析能更敏感地反映NAC的浸润情况,从而提高NAC浸润的检出率.NAC浸润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灶至NAC的距离、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及肿瘤所处的位置(中央型).肿瘤原发灶在向乳头浸润和乳晕浸润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乳头组织较乳晕组织更易发生肿瘤浸润.当肿瘤原发灶至乳晕的距离>2.5 cm时,手术时保留NAC是安全的.
推荐文章
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浸润的临床病理研究
乳腺肿瘤
乳头乳晕复合体
浸润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疗效分析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进展
早期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外科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浸润的RT-PCR检测及临床病理研究
来源期刊 外科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侵犯 病理学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R730.26
字数 33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10.2006.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 113 657 14.0 19.0
2 龚鼎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 15 54 3.0 7.0
3 戴谦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 16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侵犯
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科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007-9610
31-1758/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0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6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