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状况.方法在全国抽样入选的调查点(乡村为武清区1 152人,城区为河西区1 131人,共计2283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3个乡镇和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再整群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按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在每村(居委会)抽取3个群,每群30户,共计90户(其中膳食调查30户,非膳食调查60户),以其中18岁以上成人为调查对象.按照<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BMI平均水平为(25.05±5.02)kg/m2,城区成人BMI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0.886,P=0.000).城市成人超重率高于乡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其中,城市男性超重率高于乡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4.66,P=0.000).天津乡村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5).各年龄组间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30岁~、40岁~和50岁~组腹型肥胖率均高于城区,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城区、乡村还是天津市,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加腹型肥胖率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r=0.874,P=0.000).同年龄组男、女腹型肥胖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2.92,P>0.05);40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0.04,P<0.05);60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05).结论天津城乡两区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中全国人群超重、肥胖水平,其中腹型肥胖率尤高,达63.9%,应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