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态环境不仅是区域性公共物品,而且逐渐演变成全球性公共物品。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归属于公共部门。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GO),应是环境保护的主导者。而同样作为公共部门的非政府组织(NGO),应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实践者。并且,GO和NGO的环保活动范围应伴随生态环境全球公共物品属性的增强,而扩大到全球领域。中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根源于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上缺乏责任认同,而这又来源于发展现的两个迷信:对经济增长的迷信,对市场配1资源能力的迷信。两大迷信带来了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的明显不足。明确政府、非政府组织的责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需要各方付出切实行动。
推荐文章
现代家庭农场:中国农村经济的一个发展模式
家庭农场
农业
对策
发展模式
中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事业
发展问题
对策建议
探究税费改革、基层财政与中国农村公共投资
税费改革
基层财政
中国农村
公共投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共物品、责任归属与发展观反思——中国农村坏境保护等公共问题与一个案例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公共物品 环境保护 责任归属 农村发展 发展现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7
页数 7页 分类号 X3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共物品
环境保护
责任归属
农村发展
发展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
月刊
1671-3427
11-4728/F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45号兴发大厦
出版文献量(篇)
9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