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两地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形态学特征,为虫株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青南高原的黄南州同仁县、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市为采样点,采集当地自然感染,发育良好的绵羊棘球蚴囊,分别人工感染实验犬,45 d后粪检绦虫卵阳性时剖杀,取其肠道成虫,AAF固定液固定,成虫虫体用洋红或苏木素染液染色,切取的顶突钩用4%孔雀绿染液染色.低倍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用测微尺测量,记录结果. 结果 德令哈株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多数为4节,黄南株多数为5节;德令哈株成虫链体较细长,黄南株较宽短,两株虫体总长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黄南株成虫成熟节片睾丸数与德令哈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南株睾丸在生殖孔前后的分布相当,而德令哈株睾丸多分布于生殖孔前.两成虫生殖孔位置都位于链体节片偏后,但德令哈株有6.84%的生殖孔偏前.黄南株成虫雄茎囊明显小于德令哈株;虫体头钩总数多于德令哈株,大钩、小钩总宽均>德令哈株,头钩总长两成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青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两地细粒棘球绦虫虫体在某些形态特征上显著不同,提示我国可能存在不同的地理株.
推荐文章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保护战略探讨
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1990-2010年青海高原终宿主动物棘球绦虫感染与儿童棘球蚴病的相关研究
青海高原
终宿主动物
棘球绦虫
儿童
棘球蚴病
青海省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及综合防治效果的检测
棘球绦虫
寄生
人畜共患病
检测
感染率
防治
1995-2005年青海省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青海省
动物
棘球蚴病
流行病学
调查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省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细粒棘球蚴实验感染犬体内成虫形态学比较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形态学 虫株 青南高原 柴达木盆地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7-2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83.33
字数 2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34.2006.04.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粒棘球绦虫
形态学
虫株
青南高原
柴达木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