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在充分考虑干涸后弥散流区域液滴、过热蒸汽以及加热壁面间的各换热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预测环形通道弥散流换热的理论模型,同时针对1.0、1.5和2.0 mm 间隙的环形实验段进行了干涸后换热实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弥散流中,蒸汽与加热壁面间的强迫对流换热起主导作用,占总换热量的90%左右;液滴与壁面接触换热、液滴与蒸汽间的换热对总体换热有一定影响;在该研究工况范围内,可以忽略辐射换热的影响.理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说明该理论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环形窄缝通道内的干涸后换热.
推荐文章
环形窄缝通道湍流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环形窄缝通道
热流密度比
单相湍流流动
换热特性
热流密度比对环形窄缝通道内单相水换热特性的影响
环形窄缝通道
换热特性
热流密度比
数值计算
在双面加热的窄缝环形流道中流动沸腾换热研究
双面加热窄缝流道
流动沸腾换热
传热强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形窄缝通道内弥散流换热的理论计算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环形通道 干涸 弥散流 理论模型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8-5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6.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秋穗正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71 777 13.0 19.0
2 贾斗南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80 518 14.0 17.0
3 田文喜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05 422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形通道
干涸
弥散流
理论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