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电信业务和用户的不断发展,如何为新业务预留号码资源,3G用户将采用何种编号方式,固定移动号码在结构上容量比例不协调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对我国原有的编号框架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国外编号现状及长远规划,对我国编号计划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提出了我国未来编号计划框架的建议,即打开首位为"0"的应用,作为移动号码或将来开展业务使用;移动网仍采用网号、固定网仍采用局号方式的建议.
推荐文章
基于EROI的中国未来油气净产出研究
能源投入回报值
净产出
总产出
油气供应
中国未来城市厨具设计研究
厨具
生活模式
智慧
健康
情感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的未来学研究
中国城市
综合减灾
未来学
'十一五'计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未来编号框架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电信科技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编号 框架 固定 移动 3G 未来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F6
字数 67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5316.2006.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双瑾 10 13 2.0 3.0
2 张捷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10 7 1.0 2.0
3 黄荷仙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2 1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编号
框架
固定
移动
3G
未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电信科技
双月刊
1002-5316
11-2755/T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2号
82-505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7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