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采用重量吸附法,研究了空白活性炭A、经有机胺改性的活性炭C和经氢氧化钾与有机胺混合溶液改性得到的活性炭D在绝对温度303,313,323K下分别对单组分气体CO和CO2气体的等温吸附行为.等温吸附模型优选的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活性炭吸附CO气体的最佳模型方程;而Langmuir方程、D-R方程可以较好地模拟活性炭样品A在303,313,323 K下对CO2的等温吸附,Freundlich方程则能较好地模拟样品C和D在313 K下的等温吸附.CO和CO2在活性炭A上的等量吸附热均随吸附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同吸附压力下,CO2的吸附量高于CO.改性活性炭C和D上CO2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空白活性炭A;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与吸附量的变化没有直接相关性.
推荐文章
孔结构对活性炭吸附CH4和CO2的影响
高比表面积
活性炭
天然气
二氧化碳
孔结构
吸附存储
吸附分离
TEPA负载复合氧化活性炭吸附烟气中的CO2性能
活性炭
氧化
二氧化碳
吸附
四乙烯五胺
再生
CO2在石油焦基活性炭上的吸附捕集研究
石油焦
活性炭
二氧化碳
吸附
捕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性炭对CO和CO2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活性炭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吸附等温线 吸附热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工程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54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432.2006.03.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克昌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212 4028 33.0 48.0
2 常丽萍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114 1304 19.0 31.0
3 李春虎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28 586 17.0 23.0
4 郭波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15 9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炭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吸附等温线
吸附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