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安氏Ⅰ类错牙合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人矫治前后面部高度变化,了解第一磨牙缺失后对面部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人为实验组,采用拔除未缺牙侧的第一前磨牙,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近移第二磨牙;对照组为未缺失第一磨牙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15例病人,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头影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矫治后面部高度两组均呈显著性增加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Ⅰ类错牙合第一磨牙缺失与否经正畸拔牙矫治后对面部高度均增加且无明显差异.在正畸治疗中不但要增强磨牙的前后向支抗,还要重视垂直向支抗.
推荐文章
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正畸学
错牙合,安氏Ⅱ类
摄影测量法
放射摄影术,牙科
软硬组织改变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安氏I类牙列错(牙合)畸形 的临床效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牙列错(牙合)
正畸
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氏Ⅰ类错牙合第一磨牙缺失矫治前后面部高度的变化
来源期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第一磨牙缺失 拔牙矫治 面部高度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7-2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24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593.2006.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银钟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275 2072 21.0 26.0
2 武俊杰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7 53 4.0 7.0
3 李楠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38 137 7.0 10.0
4 耿春艳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4 41 4.0 4.0
5 何玉宏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8 6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5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一磨牙缺失
拔牙矫治
面部高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月刊
1005-2593
61-1254/R
大16开
陕西西安长乐西路145号
52-12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73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