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属离子、有机溶剂、缓冲介质与杂环偶氮苯甲酸类试剂之间存在一定的超分子作用,有机溶剂及缓冲介质的浓度和种类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影响.据此,建立了2-(6-硝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NO2-BTAMB)与镍显色反应新体系.在乙醇存在时, 6-NO2-BTAMB在(CH2)6N4-HCl缓冲体系中可与镍形成稳定的蓝绿色络合物,λmax=650 nm,ε650=1.80×105 L·mol-1·cm-1,在0~0.4 mg/L镍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纯镁、模拟合金样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推荐文章
6-氯-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光度法测定赤泥中钴(Ⅱ)
分光光度法
6-氯-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
赤泥
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与锰的显色反应的研究
分光光度法
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
6-硝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光度法测定锌(Ⅱ)
分光光度法
6-硝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
电镀废水
基于偶氮苯的超分子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凝胶
光响应
偶氮苯
纳米材料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试剂与镍显色反应体系中超分子的作用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2-(6-硝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 超分子 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9-5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
字数 4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6.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霞 淮南师范学院化学系 47 200 7.0 11.0
2 张小玲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18 131 5.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6-硝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
超分子
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