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1个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单基因鉴别寄主r、R1、R2、R3、R4、R5、R6、R7、R8、R9和R11,对2004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地的51个晚疫病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测定了这些菌株的交配型.结果表明,51个菌株中有21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3.4.6.7.8.9.11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15.7%,出现的地域最广,6个地点中的4个地点都有分布;其次小种1.3.4.6.7.8.9.11,3.4.7.11和3.4.7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均为11.8%.同时也检测到毒力最强的生理小种为1.3.4.5.6.7.8.9.11,但出现频率低.51个被测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
推荐文章
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马铃薯晚疫病
生理小种
鉴定
贵州省
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鉴定及生理小种的初步检测
番茄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生理小种
鉴别寄主
鉴定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和multi-locus基因型分析
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型
mtDNA单倍型
SSR基因型
multi-locus基因型
河北省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马铃薯晚疫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交配型研究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Solanum tuberosum L Phytophthora infestans 鉴别寄主 分布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6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32|S5/59\01||S435.32
字数 32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69.2006.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文景芝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102 1675 21.0 37.0
2 吕文河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69 898 15.0 27.0
3 袁善奎 51 459 12.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olanum tuberosum L
Phytophthora infestans
鉴别寄主
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