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ITO表面沉积了不同厚度的ZnS超薄膜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缓冲层,使典型结构(ITO/TPD/Alq3/Al)的OLEDs的发光性能得到改善.ZnS缓冲层厚度对器件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当ZnS缓冲层厚度为5 nm时,器件电流密度提高了近2 倍,亮度提高了2 倍;当ZnS缓冲层厚度为10 nm时,器件发光的电流效率提高18%,器件的性能得到改善.宽禁带的ZnS缓冲层对空穴从阳极到有机功能层的注入有阻碍作用,促进器件载流子平衡,提高了器件发光效率,改善了器件性能.
推荐文章
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互掺过渡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掺杂
激基复合物
发光二极管寿命预测技术
发光二极管
加速寿命试验
失效分析
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测试标准分析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有机发光二极管
性能测量方法
简易发光二极管测试仪的设计研究
发光二极管
伏安特性
光照特性
半值角
RGB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ZnS作为空穴缓冲层的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ZnS超薄膜 空穴缓冲层 电流效率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7-8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83.1|TN873.3
字数 26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32.2006.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勤 暨南大学物理系 37 351 11.0 16.0
2 刘彭义 暨南大学物理系 53 370 10.0 18.0
3 仲飞 暨南大学物理系 9 85 6.0 9.0
4 吴敬 暨南大学物理系 4 21 2.0 4.0
5 翟琳 暨南大学物理系 5 51 4.0 5.0
6 张靖垒 暨南大学物理系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发光二极管
ZnS超薄膜
空穴缓冲层
电流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