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胶质及沥青质含量高、密度大、粘度高、油水界面膜牢固,高稠油脱水具有很大的技术困难.采用常规的化学沉降法、掺稀稀释法,破乳剂使用量大、分离时间长. 采用常规的微波辐射法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采用添加无机盐的微波辐射法,脱水效果大大提高,特别是在少量乙酸钠的存在下,脱水率达到了99.43%.进一步研究了NaCl,NaI,CH3COONa,NaNO3,Na2CO3,Na2SO4六种钠盐以及NaCl,KCl,CaCl2,BaCl2,MgCl2,AlCl3六种氯盐对微波辐射高稠油脱水率的影响,简要分析了阴、阳离子作用下W/O型乳状液吸收微波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采用添加海水稀释的微波辐射法脱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水质量分数50%和20%的高稠油W/O乳状液,添加海水稀释后,脱水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7.26%和92.03%.该方法无需任何添加剂,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
推荐文章
无机盐存在下微波辐射超稠原油脱水研究
超稠油
原油脱水
微波辐射
无机盐
氯化钙作用下微波辐射稠油破乳脱水的研究
脱水
微波辐射
稠油
氯化钙
无机盐对稠油乳化的影响研究
无机盐
乳化
稠油
稳定性
矿化度
无机盐对生物硝化功能的影响
无机盐
硝化
抑制
渗透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机盐及海水作用下高稠油微波辐射法脱水研究
来源期刊 炼油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原油脱水 稠油 微波辐射 无机盐 海水 实验室规模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
字数 34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06X.2006.1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188 1806 23.0 31.0
2 赵杉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177 1897 23.0 33.0
3 郭文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6 74 5.0 6.0
4 毛燎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5 77 5.0 5.0
5 张启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4 25 2.0 4.0
6 林成名 4 3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油脱水
稠油
微波辐射
无机盐
海水
实验室规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炼油技术与工程
月刊
1002-106X
41-1139/TE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七里河063信箱
36-31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4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