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淋巴结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10例淋巴结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光镜下见淋巴结部分结构保存,部分间质胶原化,内见厚壁血管及小血管增生,外周为不规则增生的平滑肌束,层次多少不等,平滑肌细胞分化良好,未见核分裂象和坏死.免疫表型显示平滑肌细胞SMA、desmin阳性,HMB45、ER、PR均阴性.结论淋巴结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较为罕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依据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可作出明确诊断.
推荐文章
阴道平滑肌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
阴道肿瘤/病理学
平滑肌瘤/病理学
平滑肌瘤/解剖学和组织学
肺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肺肿瘤
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瘤一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
平滑肌瘤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淋巴结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临床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人体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1-29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3.4
字数 25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99.2006.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德纯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54 323 10.0 15.0
2 承泽农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09 515 12.0 16.0
3 李涤臣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0 99 6.0 9.0
4 欧玉荣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6 75 5.0 6.0
5 谢群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5 6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临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