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应用涡度相关法观测的通量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温度与CO2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光合有效辐射水平下,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随温度Ta的变化趋势为,在Ta《20℃范围内,NEE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Ta=20℃附近有极大值,随温度的继续增加NEE呈下降的趋势,同时NEE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7月》6月》8月》9月》5月》4月》10月.(2)应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计算得出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生态系统呼吸Re,分析其与温度的关系发现,Pmax随温度的变化呈S型曲线,Re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上升的趋势,曲线为:Re=0.0607 exp(0.0666Ta),R2=0.96.夜间生态系统呼吸的Q10为3.15.(3)通过对NEE与环境因子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对NEE的偏相关系数在生长季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说明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升高温度比生长季中期对NEE的影响要大.
推荐文章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叶片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阔叶红松林
叶片
气孔导度
环境因子
模拟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生态价位
生态价位
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非生长季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CO2通量特征
阔叶红松林
CO2通量
涡度相关法
碳收支
长白山红松林干扰节律研究
释压
早期快速生长
进入林冠时间
干扰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通量与温度的关系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涡度相关法 CO2通量 温度 偏相关分析 生态系统水平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8-1095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6.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昌杰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2 1310 24.0 35.0
2 关德新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73 2104 28.0 43.0
3 吴家兵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2 1558 24.0 39.0
4 韩士杰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59 5315 43.0 64.0
5 赵晓松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9 681 14.0 19.0
9 张弥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2 634 11.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59)
二级引证文献  (245)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5(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7(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涡度相关法
CO2通量
温度
偏相关分析
生态系统水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