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川北医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小儿上肢手术臂丛阻滞因无法准确证实异感,失败率高.补救方法是进行复合全身麻醉,其医疗成本高,同时存在全麻相关并发症.本项目探讨外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完成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上肢手术的患儿110例,术前镇静,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向前、向后、向中方向进针,刺激器电流为1mA,至上肢肌肉出现节律性收缩时,电流调低至0.4mA仍有肌肉收缩,注入局麻药1-2ml,观察1分钟,可见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电流量加至1mA仍无肌肉收缩,注入需要量药液.结果 110例小儿臂丛麻醉,有8例因肥胖解剖标志不清而再次穿刺,1例无法引出肌颤改为全身麻醉,其余均为一次注药成功,穿刺成功麻醉效果完善比率为99.1%.结论神经刺激器辅助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完善比例显著提高,能降低医疗费用,增加围术期安全.
推荐文章
神经刺激器引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研究
神经刺激器
留置导管
臂丛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60例分析
神经刺激器
小儿
臂丛神经阻滞
基础麻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刺激器在110例小儿臂丛麻醉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川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 神经刺激器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1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697.2006.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舒运兵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25 79 5.0 7.0
2 孙广运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37 155 7.0 10.0
3 周力平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17 67 5.0 7.0
4 王跃斌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11 58 3.0 7.0
5 孙宾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3 8 2.0 2.0
6 范维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2 6 2.0 2.0
7 聂学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
神经刺激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川北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5-3697
51-1254/R
大16开
197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8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