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检测不同体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组成、显微结构及硬度变化.方法:分别用3种不同体系的包埋料包埋铸造钛铸件,肉眼观察铸件表面颜色;用电子探针对铸件表面反应层组成、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用显微硬度仪测试铸件表面硬度值.结果:氧化硅系、氧化铝系、氧化镁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颜色分别是黑色、银灰色、橙黄色;表面反应层厚度分别是80 μm、50 μm、14 μm;表面硬度结果显示:氧化硅系、氧化铝系、氧化镁系铸件分别在距表面120 μm、80 μm、40 μm内硬度值明显减少,超出此范围变化较小;3种铸件表面硬度值在距表面120 μm后趋于一致.结论:氧化硅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厚度最厚,反应最多;氧化镁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厚度最薄,反应最少;氧化铝系包埋料处入它们两者之间.从反应层的角度来看,氧化镁系包埋料是这3种包埋料中最理想的铸钛包埋料.
推荐文章
不同包埋材料与铸钛过程中表面反应层的变化
铸钛
包埋料
磷酸盐
氧化锆
氧化镁表面反应层
生物材料
牙用Ti-Zr合金铸件表面反应层结构的研究
Ti-Zr合金
铸造
表面反应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3种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的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钛铸件 铸钛包埋料 表面反应层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3.1
字数 2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51.2006.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楠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重点实验室 190 1799 21.0 30.0
2 王贻宁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143 910 15.0 22.0
3 余桂林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五官科教研室 55 412 8.0 19.0
4 李友胜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重点实验室 39 282 9.0 14.0
5 陈方玉 武钢技术中心检测试验研究所 10 280 6.0 10.0
6 韩兵强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重点实验室 49 295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钛铸件
铸钛包埋料
表面反应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研究
月刊
1671-7651
42-1682/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3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8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