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两种钢热处理后得到的三种材料组织的缺口试样在常温下进行了不同预加载荷的四点弯曲正反弯实验,以在缺口前引入不同的微孔洞损伤量,而后通过高温回火处理消除残余应力和加工硬化.随后在-196℃低温下进行弯曲断裂实验,通过力学参数测量和微观观察就初始损伤对不同钢组织缺口试样解理断裂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材料A和C,随预加载荷比P0/Pgy的增加,材料中的初始损伤量增加,从而使材料的缺口解理断裂韧性降低.其原因是初始损伤的长条形孔洞附近产生了局部高应力应变集中,促使了解理断裂过程的进行.细晶粒A 材料的初始损伤量大,韧性下降幅度大.对于材料B,初始损伤主要为小尺寸的球形孔洞,并且其损伤量远小于材料A和C,故B材料的缺口解理断裂韧性几乎不随预加载荷比变化.
推荐文章
损伤对低合金钢缺口试样解理断裂韧性的影响
损伤
解理断裂
韧性
缺口试样
低合金钢
室温下高速车轮钢断裂韧性与冲击韧性的关系
车轮钢
断裂韧性
冲击韧性
解理断裂
温度对高速车轮钢断裂韧性的影响
车轮钢
温度
断裂韧性
高速车轮
高强度管线钢焊接接头不同缺口位置的断裂韧性研究
高强度管线钢
X80/X100钢级
焊接接头
缺口位置
断裂韧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始损伤对不同钢组织缺口试样解理断裂韧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初始损伤 解理断裂 韧性 缺口试样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01
字数 32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012.2006.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剑虹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合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4 1914 22.0 31.0
2 王国珍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合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 115 6.0 9.0
3 杨伟顺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合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16 3.0 4.0
4 马进 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合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初始损伤
解理断裂
韧性
缺口试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月刊
1001-4012
31-1338/TB
大16开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4-1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61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