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增强特征及增强扫描技术在胃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照分析50例胃癌患者的CT增强表现和术后的病理结果.患者CT扫描前30 min饮水1000~1500ml,扫描前5~10 min肌注山莨菪碱10 mg,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胃癌的CT表现为胃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软组织块影和固定的狭窄胃腔,部分病例合并癌性溃疡,并侵犯邻近组织,可有邻近或远处淋巴结肿大转移.病灶好发于贲门和胃窦部,增强扫描时病灶较平扫更明显,并有显著强化.CT分期的准确率达86%,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率为60%.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胃癌和对胃癌进行分期的一种可靠方法,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治疗胃癌患者.
推荐文章
螺旋CT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胃癌分期
病理分期
多层螺旋 CT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肿瘤
诊断
肿瘤分期
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
胃癌
新辅助化疗
临床分期
胃癌的螺旋CT诊断进展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成像,三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强螺旋CT扫描技术在胃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期 诊断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放射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33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6.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皆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84 2128 22.0 29.0
2 李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 98 550 13.0 19.0
3 郑晓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44 315 10.0 16.0
4 刘昌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50 362 9.0 16.0
5 魏文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31 216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期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月刊
0254-5098
11-2271/R
16开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18-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4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