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乙肝病毒交叉感染、医源性传播、职业性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液和唾液的乙肝标志物,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268例患者中,血液乙肝标志物大三阳13例,小三阳78例,阴性812例,具有HBsAb或HBcAb、HBcAb者365例.37例HBsAg阳性患者的唾液有33例检测出HBsAg阳性,二者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乙肝病毒急性感染或携带者其唾液中含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是正畸治疗发生交叉感染、医源性传播、职业性感染的重要原因.正畸治疗前应进行乙肝标志物的检测.
推荐文章
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孕妇检测乙肝Pre-S1抗原的意义
Pre-S1抗原
乙肝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孕妇
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母乳喂养
乳汁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前S1蛋白和HBV-DNA检测的相关性探讨
肝炎病毒,乙型 病毒蛋白质类 DNA,病毒 肝炎抗原,乙型 肝炎抗体,乙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口腔正畸患者治疗前体液中乙肝标志物的检测
来源期刊 泸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正畸治疗 交叉感染 乙肝病毒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4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19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669.2006.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金刚 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13 65 5.0 7.0
2 付光新 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31 120 6.0 9.0
3 杨四维 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66 239 8.0 12.0
4 徐晓梅 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17 92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畸治疗
交叉感染
乙肝病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351
51-1772/R
大16开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6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