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判断川崎病患儿是否处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高危状态,以利于对患儿能更早期诊断,更个别化治疗.方法 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检测相关的实验室指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8例川崎病患儿,40例存在有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为45.45%,3例为巨大冠状动脉瘤(3.4%),均为男性.统计结果显示:发热持续时间、年龄<1岁、白细胞总数(WBC)、低血清白蛋白、低血钾、低血磷,(P<0.05),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发热持续时间、年龄<1岁、高白细胞总数(WBC)、低血清白蛋白、低血钾、低血磷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应综合判断,才能提高川崎病诊断率,早期治疗,有效防治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相关因素和冠状动脉解剖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炎症
冠状动脉
解剖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儿童
成人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扩张
成人
危险因素
粥样硬化
血清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病变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Gensini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病变临床高危因素相关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川崎病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0-10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3.3
字数 14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6.10.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俊英 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 26 127 5.0 11.0
2 李亚蕊 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 54 162 7.0 9.0
3 崔涛 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 17 89 5.0 9.0
4 王丽红 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 8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
川崎病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