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耳针组3组,每组4周为1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针药结合总有效率为93.3%,耳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有助于改善黄褐斑病变临床症状,在目前黄褐斑无特效治疗情况下,针药结合疗效肯定,两者具有协同作用,无副作用.
推荐文章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
色素沉着
色素异常
治疗进展
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纳晶;
皙毓黄褐斑贴;
敷料治疗;
黄褐斑;
皮肤镜;
满意度
基于“脾虚失运”理论 运用膏方结合火针治疗黄褐斑验案
黄褐斑
肝斑
蝴蝶斑
膏方
火针
脾虚失运
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针药并用
黄褐斑
辨证分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新疆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褐斑 针药结合/中药 耳针 气滞血瘀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经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3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931.2006.05.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晓冰 15 85 4.0 8.0
2 刘智艳 新疆医科大学针灸基础教研室 82 433 11.0 18.0
3 刘红霞 77 358 11.0 15.0
4 张月桂 7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5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褐斑
针药结合/中药
耳针
气滞血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中医药
双月刊
1009-3931
65-1067/R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龙泉街191号
58-8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