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苹果酸和硝酸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氧化镁纳米晶. 根据制备条件的不同,粒径可在7~20 nm之间.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对凝胶的组成和热分解过程,凝胶和样品的物相组成以及样品的形貌、粒径大小、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原料配比、煅烧温度和时间、溶液初始pH值、乙醇用量对样品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硝酸镁与苹果酸的摩尔比为1:1.5,煅烧温度在500~700 ℃,煅烧时间为3 h,溶液初始pH值在3~7,V(乙醇):V(水)=1:4时为最佳反应条件;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表明,纳米氧化镁的紫外屏蔽性能优于普通的氧化镁粉体.
推荐文章
纳米氧化镁的合成及其吸收性能研究
纳米氧化镁
表征
吸收性能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纳米氧化镁
碳酸铵
氯化镁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降解性能
纳米氧化镁
正交试验
对氧磷
纳米氧化镁制备工艺综述
纳米氧化镁
液相沉淀法
制备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紫外屏蔽性能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苹果酸 纳米氧化镁 紫外屏蔽 溶胶-凝胶法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5-11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4.2
字数 29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6.10.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麟生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33 348 11.0 17.0
2 李强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51 316 11.0 16.0
3 王海霞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9 122 6.0 9.0
4 卢荣丽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5 74 5.0 5.0
5 刘甜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5 5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6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苹果酸
纳米氧化镁
紫外屏蔽
溶胶-凝胶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