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肘伸直前臂旋后位固定方法以保持肘部肌力平衡,并探讨肘部肌力平衡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及防止肘内翻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96例,男53例,女43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1岁,平均5.6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 h~10 d.左侧46例,右侧50例.伸直型71例,屈曲型25例.采用手法力线复位,恢复与健侧相等的携带角,平衡肘部肌力,使肘部内外侧韧带的张力相等,采用肘伸直前臂旋后位固定方法治疗.结果:9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肘关节功能均恢复,携带角与健侧相同者89例,携带角小于健侧1°~3°者7例.依据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96例均达到治愈,无肘内翻发生.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不强求良好的对位,应该强调力线复位、肌力平衡,采用肘伸直前臂旋后位固定方法治疗,能有效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推荐文章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治疗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神经损伤
克氏钢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
骨折
克氏钢针
内固定
儿童肱骨下端解剖特点与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移位
克氏针固定
二步法治疗少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二步法
整复
夹板外固定
少儿肱骨髁上骨折
功能锻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肘部肌力平衡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8-5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21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06.09.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锦年 1 0 0.0 0.0
2 陆秉泰 1 0 0.0 0.0
3 王铠 1 0 0.0 0.0
4 刘晓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肱骨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