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INSTRON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测试了航空有机玻璃在试验温度为299K~373K之间,两种准静态应变率(10-3,10-1 1/s)和一种动态应变率(550 1/s)下的压缩力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准静态载荷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流动应力减小,在应变率为10-1 1/s时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行为;在高应变率(550 1/s)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流动应力逐渐减小而破坏应变增大,当温度超过333K时也有应变软化现象发生;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应变率的升高,材料的流动应力增大,但破坏应变减小.通过观察变形后试样的形貌,可以认为试样内部的微裂纹是应变软化的主要原因.最后,ZWT粘弹性本构模型被用来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这种材料在应变8%以内的力学行为.
推荐文章
不同应变率下聚乙烯材料的压缩力学性能
聚乙烯
压缩性能
应变率
本构模型
低温和应变率对HTPB推进剂压缩力学性能影响
HTPB推进剂
低温
应变率
压缩力学性能
混凝土高温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实验
固体力学
力学性能
快速加热
混凝土
高温
SHPB
应变率和孔隙率对规则多孔钛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
多孔钛
应变率
孔隙率
杨氏模量
屈服强度
能量吸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应变率对航空PMMA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航空有机玻璃 流动应力 应变软化 本构模型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7-5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2
字数 35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812.2006.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龙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178 1835 22.0 33.0
2 刘元镛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36 498 14.0 20.0
3 索涛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48 506 12.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航空有机玻璃
流动应力
应变软化
本构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