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动态观察血吸虫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的病理改变.方法 随机将48只健康小鼠分为感染组与正常组,于感染后第6、9、11、13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剖杀作病理观察;同时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肝脏羟脯氨酸(Hy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小鼠血清ALT含量在感染后第6、9周时明显升高(P<0.01),之后逐步回复到正常水平附近;而PA含量先下降,后又升高,但在各阶段与正常组相比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LB在早期变化并不明显.HA、LN及肝脏HyP的含量,在感染后各个时期与正常组比都明显升高,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鼠感染血吸虫后,急性期时肝脏损伤较为严重,检测血清PA含量可以更敏感、及时、特异地反映肝脏的损伤及贮备状况,而HA、LN则可以反映血吸虫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推荐文章
鬼针草总黄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鬼针草总黄酮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藤茶提取物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
血吸虫病
肝硬化
藤茶提取物
金标免疫法诊断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日本血吸虫病
金标免疫法
查病效果
对比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吸虫病小鼠肝脏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吸虫 肝功能 动态变化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2-974,9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32.21
字数 28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6.09.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玲敏 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32 121 6.0 9.0
2 卢业成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 36 268 9.0 14.0
3 范志刚 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5 6 2.0 2.0
4 李凯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5 6 2.0 2.0
5 张倩 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11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吸虫
肝功能
动态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