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会计确认问题:销售或融资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在于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变成现金收入,多数公司关心财务报表中的负债水平,保持适度的财务杠杆比率和利息保障比率,而金融机构为提高资本充足率,希望减少风险资产的总额,因此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都倾向于将证券化作为销售处理.问题在于传统的会计处理往往只针对于简单形式的金融合约(如借贷合同)进行规范,而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为了保证资产证券化的实现,需要提高证券的信用等级,通常保留了原始资产中的部分风险和义务,如超额抵押、证券持有人保留追索权、发起人持有次级证券等方式,从而不断地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工具.这些工具中隐含着多个合约,将原始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分散到多方参与者.对于创新的金融工具,传统会计已经显得越来越无能为力,相当部分的新型交易事项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推荐文章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助学贷款
资产证券化
助学贷款证券化
SPV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问题研究
银行
资产证券化
风险问题
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收益研究
资产证券化
特设交易载体
资产支持证券
对资产证券化中担保资产会计处理的探讨
资产证券化
担保资产
会计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研究
来源期刊 国有资产管理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工作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明 53 90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有资产管理
月刊
1002-4247
11-2798/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1316室、1339室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0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8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