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锂元素标准样品和K、Na、Ca、Mg元素标准样品的混合溶液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AG-50W X8(0.032~0.098 mm粒径)来分离富集Li,探索不同淋洗介质(包括盐酸、硝酸以及与甲醇、乙醇的混合)对Li分离纯化的最佳效果.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有效分离提纯天然样品中Li的方法.用本方法分离了水体、土壤、岩石等天然样品中的Li,并用MC-ICP-MS准确测定了Li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在0.1‰~1.0‰,与目前文献报道的分析方法具有相似的精度.经过流程前后单元素标准Li同位素比值(δ7Li)的比较,发现化学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同位素分馏约为0.3‰,化学处理的流程空白可以忽略不计.该方法测定海水δ7Li值为(31.6±1.0)‰,与前人的分析结果吻合.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天然样品中的Li同位素组成.
推荐文章
基于光化学锂同位素分离条件的同位素比率测量
激光同位素分离
同位素比率
光化学法同位素分离
地下水样品中硼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分离方法
地下水
热电离质谱
化学交换法分离锂同位素研究进展
锂同位素
化学交换
分离
萃取
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样品中锂的分离及其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Li同位素分析 分离 多接受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天然样品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4-7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39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6.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06 10128 53.0 84.0
2 汪齐连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45 4.0 4.0
6 赵志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5 426 13.0 20.0
7 凌宏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303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99)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i同位素分析
分离
多接受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天然样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