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从介绍洪泽湖概况入手,分析了洪泽湖洪涝灾的特征,即:洪涝时间上的历史延续性与阶段性,洪涝类型的多元性,洪涝成灾空间趋于集中、频度增大,灾害的经济损失日趋增加.从灾害系统的本底特征上探讨了洪涝灾害的成灾机理,认为:典型洪涝孕灾区的过渡性地理位置是导致洪涝发生的大环境背景原因;流域暴雨降水高度集中的特征是洪涝的触发器;黄河夺淮历史和泥沙淤积而成的"悬湖"和"倒比降"的脆弱性地形地貌是洪涝发生的历史根本原因;下游排洪通道标准低、行洪能力不足以及库容和湖面减小的影响都加重加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和频次.
推荐文章
过去100年来洪泽湖洪涝灾害特性分析
洪泽湖
洪涝
灾害
特性
洞庭湖的形成、演变与洪涝灾害
洞庭湖
人类活动
洪涝灾害
三都暴雨特征与洪涝灾害关系分析
洪涝灾害
地质灾害
暴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淮河洪泽湖洪涝灾害特征与成灾本底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洪泽湖 洪涝灾害 暴雨 成灾机理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2,2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P426.6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409.2006.04.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正伟 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 36 245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洪泽湖
洪涝灾害
暴雨
成灾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