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使城市成了人类创造的最大的人造物集聚地。大量的人造物阻塞了原本与自然相通的气脉。人类对物质的过度消费,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对效率的过于苛求,使城市的形态正逐渐背离人们对栖息地的基本需求。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不再是城市居民能无条件享用的,绿树浓荫、芦荡野鸭及夜空下忽闪的萤火虫,已从城市形态中消逝,成了城里人对乡村的美丽记忆。
推荐文章
论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中的自然意识
杰克·伦敦
《荒野的呼唤》
自然
生态观
当代中国城市对荒野审美的呼唤
风景园林
荒野景观
荒野审美观
市居
生态文明
中西方荒野思想的发展及我国城市野境的内涵
荒野思想
东西方
东方审美思辨
城市野境
本土化
美国荒野史研究述要
美国荒野史
荒野思想
环境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呼唤“城市荒野”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金杏宝 《呼唤“城市荒野”》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杂著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69.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杏宝
《呼唤“城市荒野”》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杂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