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酸度对土壤溶液中铜形态的影响以及不同形态铜与黑麦草吸收及其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酸度强烈地影响土壤溶液中铜的化学形态,随着酸度的增加,土壤溶液中各种形态铜的含量包括水溶态铜、离子态铜及与易溶有机物结合的铜都相应增加,而且随处理铜浓度的增加不同酸度土壤上的差异更大.酸度能影响黑麦草对铜的吸收,随酸度的增加,黑麦草对铜的吸收增加,其中在对照及低铜处理中两种土壤的差异不显著,而在处理铜浓度高于50 mg/kg以后两种土壤上的黑麦草铜含量差异都达显著水平.黑麦草的生长随土壤酸度的增加而变差,随处理铜浓度的增加,两种土壤的差异逐步达显著水平.黑麦草的生物量与黑麦草体内铜含量、土壤水溶态铜、有机结合态铜及离子态铜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酸度也影响土壤溶液中易溶有机碳的含量,随酸度的降低有机碳的水平呈增加的趋势,在部分铜处理水平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推荐文章
蚓粪对黑麦草吸收污染土壤重金属铜的影响
蚓粪
重金属铜
黑麦草
根系
pH
BCR连续提取
铜、镉复合污染红壤对黑麦草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重金属
黑麦草
石灰石
复合污染
生理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度对土壤溶液中铜形态的影响及其与黑麦草生长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酸度 铜形态 黑麦草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3.4|S153.61
字数 4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6.06.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束怀瑞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213 7623 50.0 74.0
2 张民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25 3851 33.0 58.0
3 李文庆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9 566 10.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7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度
铜形态
黑麦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