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感染驯鹿狂蝇幼虫驯鹿进行了剖检观察,证实狂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鼻腔及咽喉黏膜,在当年的7月到翌年1月主要以一期幼虫为主,从翌年2~3月开始快速生长发育,在4~6月多为二、三期幼虫.从翌年5月开始,成熟的三期幼虫随驯鹿打喷嚏排出体外羽化为成蝇.通过对驯鹿狂蝇生活史的观察,表明在大兴安岭地区,驯鹿狂蝇三期幼虫在50%~70%的湿度、21.5 ℃的平均温度及21.5 ℃下的451.5~666.5 ℃总积温下,经21~31 d羽化为成蝇,羽化率为59.6%.成蝇出现于6~9月份,在7~8月份达高峰期.驯鹿狂蝇1年发生一个世代,在驯鹿体内的寄生生活长达9~10个月;雌性成蝇每次产胎蚴30~80条,一生共产800~1000条;雌蝇寿命比雄蝇长,约为1~3周.
推荐文章
驯鹿狂蝇幼虫感染情况调查
驯鹿
鹿狂蝇幼虫
感染率
感染强度
驯鹿狂蝇幼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鹿狂蝇幼虫
流行病学
驯鹿
驯鹿狂蝇(Cephenemyia trompe)形态结构观察
驯鹿狂蝇
成蝇
幼虫
形态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驯鹿狂蝇生活习性的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驯鹿 驯鹿狂蝇 生活习性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寄生虫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2-5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8.94|S852.743
字数 4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696.2006.07.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野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71 464 13.0 17.0
2 李云章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78 162 8.0 9.0
3 王志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16 64 5.0 7.0
4 岳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4 31 4.0 4.0
5 赵洪喜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4 3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驯鹿
驯鹿狂蝇
生活习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