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凡是亲身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当时流行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八个样板戏差不多构成了全国八亿人的主要精神粮食。由于不断地重复播放,人们对这些样板戏的唱词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倒背如流了。有趣的是,在“文革”结束后,这些样板戏的片断仍然以各种方式被演出、播放或模仿,它们甚至成了卡拉OK中的保留节目,这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经历过“文革”的不同世代的普遍的怀旧心理。然而,这种怀旧心理表明,在普遍崇尚文化多样化状态的当代中国社会中,样板戏在总体上已经成了历史的遗迹。不管它们的牧师如何祷告,它们都不可能涅槃重生了,命运注定它们只能以碎片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也许只是为了偿清历史的债务。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样板戏与怀旧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俞吾金 《样板戏与怀旧》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杂著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69.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俞吾金
《样板戏与怀旧》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杂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