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在1999年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填补了我国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会计处理上的一个空白,当时准则引入了“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这两个的概念,将非货币性交易具体划分为两类,即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并针对两类交易的各自特点,分别就交易中是否涉及补价作了明确规定。该准则出台后,由于当时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来操纵非货币性交易所产生的利润,为此该准则又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为遏制利用公允价值调节损益的情况,修改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改为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对于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不确认损益。而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只有收到补价一方才对收到的补价中所含的收益进行确认。在会计实践的探索中,2006年新发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又作了进一步修订,其具体特点如下。
推荐文章
浅析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运用
公共价值
非质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
浅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税务处理差异
非货币性资产
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
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实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商业实质
交换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来源期刊 商业会计:下半月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同类非货币性交易 资产公允价值 非待售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 账面价值 换出资产 会计实践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F27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毅勤 16 6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同类非货币性交易
资产公允价值
非待售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
账面价值
换出资产
会计实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商业会计:下半月
月刊
1002-5812
11-1475/F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04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